圖/文/小漫(攝於鹿林山,海拔2881m)


卻顧所來徑,

蒼蒼橫翠微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

行走山中,最愜意迷人的是什麼?

是溫柔輕拂你的臉的山風?還是沁涼舒爽的芬多精?

抑或是遠方為飄渺的霧嵐半掩半摭的起伏山顏?

也許你上山是為了看星,看山,看樹,看花。

若你有份閒逸行走山中,看了山看了樹也看了花,那麼請你低頭看一看你的腳下吧!

在你堅毅的雙腳之下,是由千千萬萬片的落葉所舖設的金黃氈毯呢!






能住在深山裡是很難能可貴的,是福氣的。

但是內修不夠的人必定熬不住深山的寂寥。

住在山林與山林為伴,心定如山,氣靜如山,天高地闊,人山合一。

把人世的紛擾斷絶在山路,把名利的追求棄捨於林道,清風明月,朗朗乾坤,無比自在。





這是一條舖滿二葉松落葉的山徑。

枯黃的落葉佈滿小徑,與石板上的青苔共存,靜靜的度過春往秋來,夏至冬去。

踏在落葉上的心情是很神聖又感動的。

層層疊疊的葉踩踏起來非常柔軟,讓我這個入侵者不得不放輕腳步,深恐破壞原有的自然。



一條舖滿松葉的小徑,是通往天堂之美的小徑。我珍惜地踩踏著。





暮從碧山下,山月隨人歸。 卻顧所來徑,蒼蒼橫翠微。

相攜及田家,童稚開荊扉。 綠竹入幽徑,青蘿拂行衣。

歡言得所憩,美酒聊共揮。 長歌吟松風,曲盡河星稀。

我醉君複樂,陶然共忘機。
 


這是李白的詩作<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>。

李白一生中曾兩入長安,第一次是在開元十八年,李白三十歲時。第二次是在天寶元年,李白四十二歲時。

此詩寫於李白二入長安時期。

中年的李白對功名利碌已有不同的悟解。

三年的翰林供奉,使天真的詩人李白初步認識到統治集團的腐朽和現實政治的黑暗,開始寫出一些抒發憤懣,抨擊現實的詩篇。


此詩難得的没有李白的天縱豪情,而是雲淡風清的灑脫。






回頭看看剛剛走過的小路,山林深處已被一片青綠色的山氣繚繞了。


生活便是如此,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過去了,再回首來時經歷的路程,猶如隱入暮色中的山景,蒼茫,模糊。

如果有一天所有的夢都折斷了翅膀,你是否還堅持你最初的理想? 


不單是指風景,更是寫出了人生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ther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