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圖/文/漫舞



你有一個很用功且優秀的女學生。有一次月考,全班的數學只有一人及格,可惜不是她,她考了可能是她當學生九年以來的數學最低分:54分。對於自己數學竟然不及格,
她雖然感到不可置信也只能接受。

你和同學都安慰她,考試不是只考一次,何況題目出得簡直是刁難,不代表是自己的實力,不要計較了。她也是笑一笑,表示自己會釋懷,直到同學拿別班的考卷來參考,他們發現,有個題目的計算過程,別班老師是有給分的,而她寫的比別班同學的完整又多,卻一分也無。

她借別
班的數學考卷試圖去向數學老師要分數,她向數學老師說,別班的老師這樣可以給分數,為什麼她寫得比她多卻没有分數?

數學老師對她說:你竟然還做這樣的事!?

這個女學生當場淚如雨下。她不懂她是來問老師為什麼她會没有分數的,老師卻認為她不該做這樣的事,頓時,她覺得羞愧難當,滿腹的辛酸委屈加上不及格的打擊,她的情緒瞬間瓦解,潰如山崩。

同學趕緊來向你求救,要你去解救她,因為數學老師把她留在辦公室一直數落她。在數學老師看來,女學生去跟別班借考卷來要分數是可恥的行為,不該為了2分而去質疑老師的改卷方式。

你可以理解她為何去表達去要求解釋,你也同情她被說成是對分數斤斤計數的委屈。你進去辦公室拉起她的手向數學老師說:我有話跟她談。然後,離開。


你帶著她回教室的路上,她依然哭泣。你說:忘了吧,不需要自取其辱,只是分數而已。


有時候,我們會想要一種可以釋放自己的理由。但往往被以為是--斤斤計較。

有時候,我們會想要一個可以繼續前進的動力。但常常被為認是--不願服輸。





我記得念國三時,國文課本的最後兩課是黃春明的小說<魚>。

故事是說一對祖孫相依為命,孫子在山下的城鎮當學徒,放假日,他騎著與他的孩童身材不成比例的大腳踏車,一拐一踏的努力騎上山回家。他很興奮地在烈日下騎著,心裡叨念著他終於帶回阿公想吃的鮮魚,這條鮮魚
用荷葉綁在車把上,隨著腳踏車左搖右晃。

山路太坎坷,當小孩因絆石而摔倒時,他發現他的魚不見了。
他在附近的草叢幾乎發狂般的尋找,都不見魚的踪影,一定是掉在半路上了。車把上僅餘空盪的荷葉。

他回到家時一句話也不說。
他阿公不知道他為何都不說話。
二人快要起口角時,小孩哭著說出他有帶魚回來,可是魚掉了。

阿公呆楞了。阿公說,没有魚没有關係,下星期再帶回來。
--我真的有帶魚回來。
--我知道你有帶魚回來。
--你不相信我有帶魚回來。
--我相信你有帶魚回來。

--才不是,你根本不相信我有帶魚回來!

阿公生氣了,吃不到盼望已久的魚已經很失望了,他還在鬧脾氣。
阿公拿起掃把要打,小孩哭著跑出去,邊跑邊哭喊:我真的有帶魚回來--

晚風中,彷彿聽到聲音在山谷
廻盪我有帶魚回來--


這個故事
令我很難忘
小孩和阿公之間的誤解,以及不相信對方的相信,或者相信對方不相信你,常常我在覺得被誤解時,就會想起這個故事。

那是很孤單的感覺。

有時候,不說明,不要求,反而是保存自尊的方法。以免自取其辱。



====================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ther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