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圖片3.png

《伊阿宋與米蒂雅》,1875年,古斯塔夫.莫里歐所繪的油畫

緣起

   《時代雜誌》專欄作家索拉雅.切梅利(Soraya Chemaly)在TED TALK談女性的憤怒如何長期被扭曲成負面形象的影片,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。我是女人,以前的我很少去注意或思考過我的憤怒以及我為何憤怒。直至我開始習修靈性課程與心理輔導諮商的技巧,我才深入自己的內心去探索去覺察,才慢慢發現原來我是如此的不完整。

我曾在高雄市立空大修習過西洋文學概論,對於荷馬史詩到希臘神話略有涉獵。「女性的憤怒」讓我聯想到希臘神話故事中的米蒂雅(Medea)。巧好我有一個朋友是故事媽媽,她正在學習重新解讀童話中的女性角色,她推薦我收聽《趨勢影音》中的一個節目【文學四季】,這節目自2015年起開設,由趨勢教育基金會與教育電台共同製播,節目內容以東西方文學為核心,邀請各界作家、評論家接棒主持,探索古文、唐詩宋詞、現代詩、明清小說,內容豐富深獲好評,供大眾一同領略文學之美。

《希臘神話悲劇裡的女性心靈》由陳怡蓁、呂旭亞老師共同主持 講解,共十四集 (每集時間約46分鐘)。

呂旭亞老師是心理學家,美國加州整合學院心理博士,是國內少數的國際分析心理學(IAAP)會榮格分析師之一。她從希臘神話悲劇裡的女性故事映照我們內心某個深層自我,從心理分析的角度重新走進故希臘神話,來看女性的各種角色:女兒、妻子、女人、母親,或許她們所面臨的,正好也是你我心靈小劇場熟悉的情節。

我的興趣在於文學與史學,近年來開始接觸靈性、哲學與心理學,學習以靈性的眼光,哲學的素養來進行心理輔導。《希臘神話悲劇裡的女性心靈》在文學的架構下,以另一角度觀看神話故事並予以心理分析的內容非常吸引我,因此,我選擇以第八集《Medea米蒂雅:妻子的復仇》為跨領域作業。

故事簡述

   米蒂雅(Medea)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。島國科爾喀斯的公主,因她的強力魔法而聞名。由於身為太陽神赫利俄斯的後裔,她擁有一雙金色的眼瞳,精通各種超強的法術,是法力强大的女巫。

米蒂雅被愛神之箭射中,與前來尋找金羊毛的伊阿宋一見鍾情,幫助伊阿宋盜取金羊毛並殺害了自己的親弟弟阿布緒爾托斯 ( 她為拖延父親的追兵,很殘忍地將兄弟分屍丟在不同的大海 )。不料伊阿宋後來移情別戀,米蒂雅由愛生恨,將自己親生的兩名稚子殺害以洩憤,最後釀成了悲劇。

   米蒂雅愛的很堅貞又非常努力地維護自己的愛情。她利用自己的法術與詭計幫助丈夫得到王位,但是希臘人對他們這種弒君篡位的行為非常不滿,因此伊阿宋和米蒂雅不得不流亡到科林斯。在科林斯,米蒂雅生下了兩個孩子,但伊阿宋卻厭倦了雙手沾滿血腥的米蒂雅,迷上了美麗的底比斯公主格勞斯。為了迎娶新歡,伊阿宋狠心地拋棄了自己的結髮妻子米蒂雅。米蒂雅大受打擊,不甘心自己成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,隨即開始了一系列報復行動。她讓情敵格勞斯穿上了一件有毒的嫁衣,任何穿上這件衣服的人都會無比痛苦地倒地死亡。接著米蒂雅拋棄了伊阿宋並親手殺死了他們的兩個孩子,隨後駕著龍車潛入雅典。

   這是米蒂雅的第一階段故事。米蒂雅到雅典後又有另一段故事,不在此文討論之內,故以略之。

個人所思

    這個故事裡,米蒂雅為愛情而背叛家國、殺害手足的行逕當然為人所不恥;為了復仇,手刃自己親生孩子的殘忍更是令人瞋目難以置信!然而,當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米蒂雅,是否會為其不幸而掬一把同情之淚呢?

   或許,換個說法:米蒂雅到底有多憤怒,必須殺掉孩子才能平熄她的憤怒?

「我曾試著要個當快樂的女性主義者,但我卻總是在生氣。」

(I tried to be a joyful feminist, but I was very angry.)」2019年3 月 29 日過世的法國新浪潮導演安妮華達曾這麼說。

圖片4.png

她不寂寞。畢竟身處紛亂時代,不帶著一點憤怒,誰都難以好好活著。女性憤怒如何長期被扭曲成負面形象?與此同時,我們也看見,當代有無數女性正轉化這股憤怒,在各領域產生影響力。

女性憤怒可以改變世界嗎?

索拉雅.切梅利(Soraya Chemaly)建議女性們,是時候釋放這樣的怒火,去改善大環境。女性的憤怒長期以來被性別化、被曲解,這造就了女性表達憤怒時,常被認為是無理取鬧。更有時,女性會因為發怒而遭到羞辱訕笑----是不是大姨媽來了?

女性被期待擁有「陰性氣質」(femininity),包括溫柔、細心、體貼、擅長溝通等特質----很遺憾地,當我並不温柔也不體貼時,就被質疑不是女人。儘管憤怒只是一種再普通不過的情緒,但當男人表達憤怒,它被認為能夠強化男人的男子氣概,英雄故事中的男主角因為憤怒而得到獎賞或回饋,而成為一個英雄。女性往往只會受到懲罰。我經常被父母責備脾氣不好不像女孩子。這種差別待遇,會使得女性遇到傷害時,儘管想要保護自己,卻仍然出現社會不公不義的對待。

在婚姻中,女性所要承擔的任務顯然比男性多----至少男性不用受懷孕哺乳之苦。我有一個切身經歷之痛。我是親自哺乳的,餵哺孩子的時候,我確實很喜悅與享受,但是斷奶時,乳房的腫痛讓我身不能躺,手不能舉,足足三天我只能坐著睡。然而我忍受這個天賦的折磨時,我的先生並没有給我安慰,我的母親也只是說幾天就好了,那時我無法面對自己的情緒,因為我只想哭。產假結束後,我一樣上班,回家後處理家務與小孩,覺得自己是個多臂機器,只要運轉正常,我就正常。多年後我才有勇氣去面對那個內心極需慰藉的自己,原來我是多麼的不敢面對自己的憤怒而讓自己內心缺了一大塊。

我没有米蒂雅的法術與勇氣,我扭曲了自己的本性去迎合身邊的大眾。當我在靈性習修中去自我覺察時,我將過往的經歷當作必要的創傷,那是我此生必要的體驗,如同英雄的火焰印記,都是要我覺醒的手段而已。我開始能面對自己的憤怒與悲傷,重新活出自己的面貌。在某個層面我覺得可以同理米蒂雅,那不僅是憤怒,還有悲傷與自責。我也曾有過無數次的自責、悔恨,都是以我的女性角色為出發點的自苦過程,當我不以「我是女人」來看我自己,僅是「一個人」時,我才有高度來欣賞自己,鼓勵自己,成就自己。

如今我以身為女人而自豪。

女人能做很多男人不能做的事,我也漸漸的平衡我的陰性和陽性力量,我希望以陰性的柔和陽性的剛調和出自我的特色,讓生命的風景更加絢麗與美妙

 

關鍵字: 女性成長,神話故事,創傷

arrow
arrow

    Cather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